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6集力行分享 |
郎海涛学长 |
|
大家好! 老师讲课讲到,一位60多岁的长者修身修行十多年,都觉得上不去。为什么?无论怎么学,总觉得一颗存心就是不够真诚,不够恭敬。听完“入则孝”以后,恍然大悟,原来第一层楼没盖好,直接上到第三层了。有人劝他,你下来盖第一楼吧。他说,我都在三楼了,怎么还叫我下来。他在三层楼,是用两根竹竿在撑着,随时都可能会掉下来。后来他明白,原来根基很重要。 是的,根基很重要。德行就是根基,德行的根在孝道。如果没有扎牢德行的根基,真的很难进步。 有些学长,正如老师所言,修学多年,也很用功,读了不少经典,会讲许多道理,以为自己已经有所层次。小孩都在背的《弟子规》还用我学吗?但是五伦关系没有落实,现实生活中和父母处不好关系,夫妻不能和谐,孩子也没带好。连“父母呼,应勿缓,父母命,行勿懒,父母教,须敬听,父母责,须顺承”都不能接受、落实,谈何修行? 踩着竹竿在三层楼呆着,确实比一般人高,可是摇摇晃晃也很难受,好不容易上去了,他自己又很难下来。 学习要有次第,要有师承,不然很容易盲修瞎练,会吃苦头的。 “爱”和“敬”,一定要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,不能从孝顺别人的父母开始。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,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。 百善孝为先。孝心一开,百善皆来。孝顺父母,增长我们的德行:看父母的好处,长我们的感恩心;看父母的长处,长我们的恭敬心;看父母的苦处,长我们的慈悲心。 修身、齐家、治国,要有次第才行。 让我们一起孝顺父母,从敦伦尽分开始,用力行来体悟圣贤的教诲,打好幸福人生的根基。 感恩大家!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